正在加载

历史上的今天

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衰。回顾历史的今天,了解历史的这一天发生的事件。

中国电影剧作家、小说家、文艺理论家,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郑伯奇逝世

  • 来源: 灵犀算网
  • 关键词郑伯奇

郑伯奇

 笔 名: 何大白
 

 

  性 别: 男
 

 

  出生年月: 1895.6.11一1979.1.25
 

 

  民 族: 汉族
 

 

  生平简介
 

 

  中国电影剧作家,小说家,文艺理论者,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。原名郑隆谨,字伯奇,1895年生于西安长安,幼年家贫。15岁加入中国同盟会,一年后参加辛亥革命。1917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、京都第三高等学校、帝国大学。1919年参加同盟会,1920年在《少年中国》1卷9期发表第一首诗作《别后》。次年加入创造社。1926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哲学科。同年回国,执教于广州中山大学,兼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。1927年,他来到上海,开始从事文艺工作,主编或参与编辑的刊物有“创造月刊”、“北斗”、“新小说”等。1929年,曾任上海艺术剧社社长,1930年2月,当选为左翼作家联盟常务理事,同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,这一时期,他创作了独幕剧《抗争》被选入《中国新文学大系·戏剧集》。1932年他与夏衍,阿英一起进入明星影片公司,担任编剧,他与阿英等合作或改编《盐潮》、《泰山鸿毛》、《时代的儿女》、《华山艳史》、《到西北去》、《女儿经(1934)》等电影剧本。还用郑君平、郑平子、席耐芳等笔名在上海《晨报》的“每日电影”副刊上发表电影批评与理论文章,被称为“十五员大将”之一。他与黄子布(夏衍)分别翻译了苏联普多夫金的《电影脚本论》和《电影导演论》,单独翻译了苏联狄莫辛柯的《电影结构论》,他还将其它国家的优秀影片介绍给中国观众。抗战爆发后,到西安编辑《救亡周刊》。隔年到重庆,任职于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。1943年冬回西安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教授。1945年为《秦风日报、工商日报联合版》主编剧刊《每周文艺》。1946年出版《参差集》。
 

 

  解放后,历任西北大学教授、西北文联副主席、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,并写作评论和回忆录。其中回忆创造社的文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,后结集为《忆创造社及其他》。 1951—1952年创作秦腔剧本《血训图》和《史惠珍劝夫》,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作品集《郑伯奇文集》 1979年1月去世。